2021年上半年我國機電外貿運行情況
在全球疫情反復的背景下,我國機電行業的產能規模優勢和供應效率優勢確保外貿整體仍處于窗口期。盡管原材料、海運、匯率等因素困擾企業主體,但計算機、手機、半導體、汽車、家電、光伏等重點行業的國際需求普遍預期增長,各國經濟和制造業明顯恢復,支撐我國機電消費品、中間品的出口增長預期和進出口數據表現良好。我國機電進出口展現出明顯的韌性和活力,但原材料、海運、匯率等因素對外貿企業的困擾依然突出。
出口:高景氣,延續12個月兩位數同比增長 2021年1—6月,我國機電產品累計出口額為8 990.7億美元,比2020年同期增長40.2%;累計進口額為5 417.2億美元,比2020年同期增長30.7%(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31.8%和27.9%);累計實現貿易順差3 573.5億美元,高于全商品貿易順差的2 515.2億美元。 行業:普遍性增長,新興行業出口增幅突出 市場:對美國出口繼續增長 經營:訂單普遍飽和,但利潤壓力持續加大 隱憂:后疫情時期,政治因素增加產業鏈重構風險 研判:高景氣延續,全年出口額預計增長15%
據海關總署統計,2021年上半年,我國機電產品的進出口延續了2020年第三季度以來的增長趨勢,細分行業和對主要市場的出口普遍增長;出口額、進口額分別延續12個月和10個月的兩位數同比增長,出口同比增加值連續8個月超過300億美元,進口額連續4個月超900億美元(見圖1)。
其中,進口額最高的集成電路,1—6月進口額同比增長28.3%,至1 978.8億美元,同比增幅連續7個月超過20%;貿易逆差同比增長26.4%,至1 315.2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擴大274.9億美元。
2021年1—6月,各重點行業出口增幅普遍超三成,進口增幅普遍超兩成,汽車(含底盤)出口額同比更是翻番。受基數因素影響,2020年同期率先增長的行業,出口額逐步持平。如計算機行業基于2020年同期集中交付導致的較高基數,出口額率先回落(2021年4月同比增長0.8%,5月同比下降3.9%)。
從商品分布看,80%的商品出口額相比2019年同期呈現增長,20%的商品同比下降,但出口額僅占當期機電出口總額的10%,其中計算機零附件、多功能一體機、船舶(交貨因素)等出口降幅明顯。
目前拉動出口增長的大類行業(HS4位)主要包括通信設備、集成電路、集裝箱、玩具車、汽車零件、汽車、燈具、照明、鋰電池、體育器材、變壓器、二極管、游戲機等。最近兩個月,計算機行業拉動作用明顯減弱,但集裝箱出口增幅明顯,其他行業出口依然保持增勢。
新能源汽車出口高速增長。2021年1—5月,電動載人汽車出口14.89萬輛,同比增長152.6%;出口額為28.76億美元,同比增長271%,占整車出口額的24.7%;出口市場呈現高端化,主要出口到英國、德國、比利時、澳大利亞、挪威等國家。
美國財政政策發力對全球經濟的“外溢效應”,疊加中國供應的正?;?,共同拉動全球貿易快速恢復。2021年前5個月,我國機電產品對美國出口額為1 280.1億美元,同比增長52.2%,連續11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占同期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的17.4%,美國繼續保持最大單一市場地位。
從稅則數量看,相比2019年同期的出口額,增減商品約各占一半。其中,未加征關稅的商品(計算機、家電、手機、照明等消費品類)增長突出,但通信設備、計算機零部件、存儲部件、印刷設備、電視機等產品對美國出口降幅明顯(與2019年相比仍有較大降幅),美方統計也顯示這些商品自中國進口占比明顯下降。
2021年1—5月,我國機電產品對歐盟出口額同比增長46.9%,占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的16.6%;對東盟出口額增長35.4%,占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的13%;對“一帶一路”國家出口額為2 051.9億美元,同比增長39.1%,占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的27.9%。緬甸首次跌出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市場前50位(出口額為11億美元,同比下降29.7%,位列第61名)。
根據各行業對主營企業調研情況來看,各重點行業多數企業訂單普遍飽滿至2021年第三季度,國外需求旺盛和部分原本在其他國家采購的國際客戶也轉向中國采購是主要原因。
不過,原材料價格暴漲、國際運費暴漲、匯率大幅波動的“三重壓力”持續壓縮外貿企業利潤空間。銅、鋼材、塑料等上游價格大幅上漲和芯片等零部件短缺,下游行業利潤壓力持續加大,中小企業反映更強烈。
例如,某海外收入占比達90%的企業,銷售毛利率從2019年的46.47%和2020年的46.74%降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41.87%。再如光伏行業,上游原料價格暴漲,下游企業訂單爆滿,但成本與價格倒掛,原料上漲200%,下游終端產品價格僅小幅上漲。另外,芯片短缺正在對汽車、電子消費品等商品的出貨造成困擾。
當前,全球疫情反復對于我國機電外貿產生影響,同時外部政治環境隱患也不容忽視。近年來,全球主要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貿易政策、產業政策上更趨于保守,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塑,這將對產業鏈較長的機電外貿,尤其產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我國機電產業與東盟的貿易投資關系將更加緊密。為了降低經營成本、規避高額關稅,部分勞動密集型的中低端電子制造業(含電子組裝業務)外溢趨勢仍將持續,承接地以東盟的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地為主,也包括印度和墨西哥等地。美國貿易統計顯示,美國自中國進口機電產品份額已經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但并未恢復至加征關稅之前水平,其自越南、墨西哥、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進口額和比重均有明顯增長。
同時,美國保持加征的關稅、持續收緊出口管制并通過人權等借口施壓于不同的行業企業,對部分重點行業發起“232調查”;歐盟推進的“碳邊境調節機制”;印度5G實驗網排除中國企業,并持續提高不同產品進口關稅;發展中國家提高能效標準,但采取不透明的技術性措施;部分新興市場政治、金融動蕩等不穩定因素逐漸顯現。
2021年6月,美國白宮發布的《構建彈性供應鏈、振興美國制造及促進廣泛增長》報告提出,聯合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在半導體、上游材料等領域加強聯合研發和產業鏈合作,后續動向將對全球產業鏈產生深遠的影響。
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統計,我國筆記本電腦、手機、燈具、微波爐等70余種商品的出口額占全球首位,還有200余種商品出口額列全球第2位,是全球機電產品重要的生產國和出口國,供應鏈完整、效率高且價格仍具比較優勢。在全球疫情反復的情況下,機電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的地位得到鞏固,機電產業整體供應優勢依然是行業外貿保持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
展望2021年全年,計算機、手機、汽車、家電等機電重點行業的國際市場需求增長支撐出口,集成電路、光伏、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新興產品預期樂觀?;诟鲊洕闹鸩交謴秃?021上半年進出口明顯高于歷史平均水平的超常規表現,在全球疫情、經貿環境尤其中美貿易關系保持穩定的前提下,結合企業在手訂單和價格上漲等因素,預期全年我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均有兩位數以上增幅,出口預計增幅將達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