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成本飆升,明年全球進口價格料上漲近11%
2021-11-22 14:03:53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一份報告,全球集裝箱運費的飆升可能會使全球消費者物價在明年上漲1.5%,進口價格上漲超10%。中國的消費者物價可能因此上漲1.4個百分點,工業生產則可能被拖累0.2個百分點。貿發會議秘書長麗貝卡·格林斯潘(Rebeca Grynspan)說:“在海運業務恢復正常之前,當前的運費飆升將對貿易產生深遠影響并破壞社會經濟復蘇,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span>在新冠疫情后全球經濟逐步復蘇,航運需求激增,而航運能力卻始終難以恢復到疫情前水平。這一矛盾導致今年幾乎海運成本不斷飆升。例如,2020年6月,上海-歐洲航線的集裝箱運費指數(SCFI)現貨價還不足每1000美元/TEU,到2020年底已經躍升至約4000美元/TEU,到2021年7月底已經飆升至7395美元。除此之外,貨主們還面臨著航運延誤、附加費和其他費用成本。聯合國報告稱:“聯合國貿發會議的分析顯示,從現在到2023年,如果集裝箱運費持續飆升,全球進口產品價格水平將上漲10.6%,消費者物價水平將上漲1.5%?!?/span>海運成本飆升對不同國家的影響不同,通常來說,國家體量越小、進口占經濟比重越高的國家,受到的影響自然更多。小島嶼發展中國家(SIDS)受到的影響最大,海運成本飆升將令其消費者價格上漲7.5個百分點。內陸發展中國家(LLDC)消費者價格可能上漲0.6%。在最欠發達國家 (LDC),消費者價格水平可能會上漲 2.2%。按國家劃分,隨著海運成本飆升,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將上漲1.2個百分點,中國將上漲1.4個百分點;按產品品類劃分,電子產品、家具和服裝的價格受海運漲價影響最大,全球范圍內漲幅至少為10%。分析還稱,集裝箱運輸成本飆升還將拖累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報告說,如果供應鏈繼續中斷,集裝箱運費每上漲10%,美國和歐元區的工業生產將下滑1%,中國的工業生產將下滑0.2%。瑞士物流巨頭Kuehne+Nagel表示,截至10月底,全球有600多艘集裝箱船被困在港口外,是年初水平的兩倍。該公司上月末預計,港口和航線擁堵至少會持續到明年2月。史上最冷清感恩節,超市限購日用品:時序接近美國感恩節、圣誕節兩大購物假期,然而美國許多貨架根本補不滿,原本只會發生在圣誕節前夕的缺貨問題,竟提早2個月開始發酵。全球供應鏈瓶頸仍持續影響美國港口、高速公路和鐵路運輸,白宮更坦言,2021年假期購物季,消費者將面臨更嚴重的缺貨問題。目前全球供應鏈正面臨嚴重危機。近日,在美國商店、超市,甚至是大賣場,從食品、飲料、服裝到日用品經常斷貨。超市貨架補不齊,商品選擇變少,店家也不確定何時才能補貨,甚至撤下貨架標簽。更有大型連鎖超市也恢復“限購”政策,跟疫情剛爆發時一樣,限制顧客購買衛生紙等生活必需品的數量。這場供應鏈危機使得全球零售業、運輸業壓力山大,部分公司最近發出一系列悲觀財測,而且影響還在持續擴大。
白宮正努力讓美國港口、鐵路和公路運輸脫困,解決從肉品到半導體供應不足問題。但美國官員仍警告,2021年的圣誕節購物旺季,恐將面臨更高的物價,和嚴重的商品短缺,美國消費者雖不習慣空蕩蕩的貨架,但一切需要一些彈性和耐心。這場危機到底是怎么發生的?多重因素導致貨品無法即時被送達美國。首先是缺柜問題,貨柜短缺導致貨柜價格比以往高出10倍。根據時代雜志,疫情前1個40英呎的貨柜從中國運至美國,要價約4700美元,8月份漲到2.1萬美元?,F在要把商品從生產地運到美國,必須支付更高的成本。西岸塞港嚴重,貨船要一個月才能卸貨:塞港問題依然嚴重。在北美西海岸排隊的貨船,要長達1個月時間才能靠岸卸貨,各種消費性產品如玩具、服裝、電器用品等缺貨。其實過去1年多來,美國塞港一直很嚴重,但從7月起又惡化。缺乏工人:缺工使得港口卸貨、卡車運輸的速度被拖慢,商品補充的速度遠不及需求。美零售業提早訂貨,但貨品仍無法送達:為避免嚴重缺貨,美國零售業者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多數公司會提早訂貨、建立庫存。UPS旗下送貨平臺Ware2Go資料顯示,早在8月以前,多達63.2%的商家為了2021年底假期購物季提早訂貨,約有44.4%的商家訂貨量比往年都高,有43.3%則比以往更早下訂,但仍有19%商家擔心,貨品無法準時送達。甚至還有業者自己租船、找空運,想盡辦法加快物流。例如沃爾瑪、Costco、Target都在有雇用自己的船只,將數千個貨柜從亞洲運往北美。Costco財務長格蘭蒂(Richard Galanti)指出,目前雇用3艘船,每艘船預計可載運800至1000個貨柜。只不過,如果只是中小型零售商或新興品牌,不僅無法直接跟船公司談判,自行雇用貨船、空運的成本太高,也沒有能力負擔。租用1艘貨船每月成本可能高達100萬至200萬美元。全球經濟才剛要從疫情造成的混亂中恢復,卻面臨能源、零組件、產品、勞動力和交通運量,都極度短缺的狀況。全球供應鏈危機目前似乎還沒有解決的跡象,加上生產成本激增,消費者將明顯感受到物價上漲,美國這個圣誕假期恐怕沒那么好過。
資料來源:財聯社、明德、海運網
編輯:Sofia 媒體合作:010-88379140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部分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